宋朝冲茶法

网友投稿 豆枕百科 2024-08-29 09:39:32 -
宋朝冲茶法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宋朝冲茶法的问题,以及和乌龙茶泡茶的步骤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下面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泡茶的别称
  2. 如何泡普洱茶
  3. 乌龙茶泡茶的步骤

[One]、泡茶的别称

〖One〗、沏香茗、涤烦子、余甘氏、荼等雅称。

〖Two〗、喝茶的雅称有品茶、品茗、饮甘露、佳茗等。

〖Three〗、这据说是云南某地区的“茶”之土音,大约东汉时始用来表示茶,现在与茶字基本通用,为茶之雅称。宋代苏轼有诗云:“从来佳茗似佳人。”

〖Four〗、香港陆羽茶室有名作家台静农题写的茶联:“泉烹苦茗琉璃碧,菊酿香醪琥珀黄。”

[Two]、如何泡普洱茶

〖One〗、泡普洱茶的方法是:先将泡茶壶洗净,取适量普洱茶叶放入壶中,用开水烫一下茶叶,再将茶叶用冷水过一遍,然后加入热水,盖上壶盖,泡2-3分钟即可。

〖Two〗、一般泡普洱茶的水温要控制在90℃左右,水量根据自身口味而定。

〖Three〗、如果喜欢浓郁的口感可以放多些茶叶,反之则放少些。

〖Four〗、完全发酵的普洱茶建议不要泡过久,避免苦味过重,而未完全发酵的普洱茶泡的时间可以稍长一些。

〖Five〗、另外,也可以用普洱茶沸水冲泡后直接饮用。

[Three]、乌龙茶泡茶的步骤

1.备具:先将欲使用之泡茶器具用沸水冲洗,以免等会泡茶时参杂之前的气味,也为了保持洁净。

2.整形:将本次欲冲泡之茶叶按照需要倒入白纸上,轻轻抖动用以分离粗茶及细末;若是有准备小筛子,亦可使用小筛子直接于壶口过滤分离将细末及粗茶先筛入壶中,如此就可免去置茶此步骤。

3.置茶:先将细末置入壶中,再置入粗茶,最后将完整茶型置于最顶,此处用意是为了避免细末堵塞,阻碍茶汤流出。

4.冲茶:冲茶时,水壶于高处边缘处不间断的缓缓注入茶壶中,促使茶叶于壶中呈现太极一般的滚动,形成循环。由于此时我们假设冲泡的是冻顶乌龙茶,所以此时注入茶壶之水温应为90-100度之间;若是冲泡的是半生或是生茶的话,则此时温度比较好为80-90度。

5.洗茶:这时的乌龙茶泡茶的步骤其实分为两种,一种称之为刮沫:利用壶盖轻轻刮去浮于茶汤表面的泡沫。另一种就是洗茶:充完茶后过约3至5秒立刻将茶汤倒出至闻香杯中。其实两种做法的目的都是一样,那就是要去掉茶叶表面的尘污,我们是比较建议利用洗茶这方法,是属于较为正统的做法。

6.洗盏:洗完茶后再次冲茶,然后盖上壶盖再于其上淋上沸水,并顺便冲洗将等会要使用的茶杯,提升茶杯的温度,如此可以使茶汤维持在高温,保持香气。

7.斟茶:此时假设我们冲泡的是冻顶乌龙茶,偏向熟茶,因此通常静置40-60秒即可斟茶,过久容易苦涩。其后每泡静置时间都再加上10-20秒,例如第二泡为60秒、第三泡为70秒。

8.品茶:通常我们会用拇指及食指夹住杯缘,中指抵于杯底,若是平时没有喝茶之人,可以免用中指,避免被烫伤。提起茶杯,先观其色,再闻其香,而后啜饮,如此才能领略品茗乌龙茶个中之乐趣。

俗话说:“水乃茶之母,器乃茶之父”,有了好茶叶,更需好水好茶具,才能将其神韵表现淋漓尽致。水比较好是纯净水或矿泉水,茶具则“宜陶景瓷”为佳。

根据喝茶人数选定壶型,根据茶壶的容量确定茶叶的投放量。若茶叶是紧结半球型乌龙,茶叶需占到茶壶容积的1/3—1/4;若茶叶较松散,则需占到壶的一半。

由于乌龙茶包含某些特殊的芳香物质需要在高温的条件下才能完全发挥出来,所以一定要用沸水来冲泡。

泡茶的时间也很重要,泡的时间太短,茶叶香味出不来,泡的时间太长,又怕泡老了,影响茶的鲜味。闽南和台湾的乌龙茶冲泡时浸泡的时间第一泡一般是45秒左右,再次冲泡是60秒左右,之后每次冲泡时间往后稍加数10秒即可。闽北和潮州的乌龙茶开汤时间则要快得多,第一泡15秒就可以了。

绿茶一般三次为最佳,乌龙茶则有“七泡有余香”的说法,方法得当每壶可冲泡七次以上。

乌龙茶(oolongtea),亦称青茶、半发酵茶及全发酵茶,品种较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健美茶”。乌龙茶为中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主要生产地区是福建省安溪县等地。

宋朝冲茶法和乌龙茶泡茶的步骤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