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宋朝地方武官制和宋朝武官官名品级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宋朝地方武官制以及宋朝武官官名品级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宋初武官处以“三班”者,称“祇应官”,有左、右供奉班。太宗时因资品少,又陆续创设三班借职、三班奉职(原殿前承旨)、左右班殿直、左右侍禁、东西头供奉官,称“小使臣”;内殿崇班、内殿承制以及阁门祇候,称“大使臣”。大、小使臣都由三班院统辖。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其他武官都改称“大夫”或“郎”,唯有使臣依旧不改。宋高宗时重定武阶,其中小使臣八阶,大使臣两阶。
〖One〗、以赵匡胤为首的宋朝皇帝都一概推行“重文轻武”的治理策略。这一思想不仅在官员设置上有所体现同时也灌输到了官服的设置制度上。作为文官的官员官服材质、做工要比武将的精美华丽得多。而大多数武将的官服次之。但是,高品级的武将,其腰带规格、材质,比低等级武将又要华美不少。
〖Two〗、除此之外,武将们还不被允许佩戴象征荣誉的“鱼袋”装饰,使这成为彰显文官重要性减轻武将权值的一个特例。但是这样做的情况下,宋朝皇帝在上朝时,也可以通过这一个特征,以及对应官服的不同颜色样式,来详细区分出不同的武官、文官以及他们的品阶地位。
宋代的武官官衔:武将,武阶官就相当于上校、上尉之类,而差遣则相当于军长、团长之类。研究宋代官制,就必须分清楚什么是阶官,什么差遣。宋朝的传统是“重阶不重品”,所以我们先介绍一下阶官。太尉1正二品通侍大夫2正五品正侍大夫3正五品宣正大夫4正五品履正大夫5正五品协忠大夫6正五品中侍大夫7正五品中亮大夫8从五品中卫大夫9从五品翊卫大夫10从五品亲卫大夫11从五品拱卫大夫12从六品左武大夫13从六品右武大夫14从六品以上为横行十三阶。武功大夫15正七品武德大夫16正七品武显大夫17正七品武节大夫18正七品武略大夫19正七品武经大夫20正七品武义大夫21正七品武翼大夫22正七品从武翼大夫至武功大夫为诸司正使正侍郎23从七品宣正郎24从七品履正郎25从七品协忠郎26从七品中侍郎27从七品中亮郎28从七品中卫郎29从七品翊卫郎30从七品亲卫郎31从七品拱卫郎32从七品左武郎33从七品右武郎34从七品从右武郎至中侍郎为横行副使,一般不作升迁之必经梯级。武功郎35从七品武德郎36从七品武显郎37从七品武节郎38从七品武略郎39从七品武经郎40从七品武义郎41从七品武翼郎42从七品从武翼郎至武功郎为诸司副使,能双转敦武郎43正八品修武郎44正八品从修武郎到敦武郎为大使臣从义郎45从八品秉节郎46从八品忠训郎47正九品忠翊郎48正九品成忠郎49正九品保义郎50正九品承节郎51从九品承信郎52正九品
关于宋朝地方武官制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