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古讽今的宋朝诗词

侠名 豆枕百科 2024-08-12 10:19:57 -
借古讽今的宋朝诗词

大家好,借古讽今的宋朝诗词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夏日绝句借古讽今的的诗句是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下面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借古讽今的宋朝诗词和夏日绝句借古讽今的的诗句是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六国论》是怎样讽刺北宋王朝
  2. 夏日绝句借古讽今的的诗句是
  3. 苏洵的六国论为什么有借古讽今

[One]、《六国论》是怎样讽刺北宋王朝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篇政论文,从六国破亡的教训立意,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苏洵(公元1009年5月22日至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四川眉山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四月二十五日(1009年5月22日),卒于英宗治平三年四月戊申(1066年5月21日),年五十八岁。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馀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乃悉焚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二子轼、辙同至京师。欧阳修上其所著权书、衡论等二十二篇,士大夫争传之。宰相韩琦奏于朝,除秘书省校书郎。历迁陈州项目城令。与姚辟同修建隆以来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而卒。洵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应试不举,经韩琦荐任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佑集》。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仁宗嘉佑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佑五年,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Two]、夏日绝句借古讽今的的诗句是

〖One〗、表现作者借古讽今的是诗句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Two〗、《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全诗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却连用三个典故,可谓字字珠玑,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正气.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后来,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同时也有暗讽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借项羽的壮举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正气凛然.

[Three]、苏洵的六国论为什么有借古讽今

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而当时的北宋统治者面对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军事侵略,却一味采取退让制度。有识之士已经开始意识到这样做的危险了。所以,苏洵就寄情文章,借古讽今,提醒当朝。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