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唐朝有哪些著名大将,以及整个唐朝有哪些番将他们有何作为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One〗、大唐是中华历代王朝中,最为包容心胸宽广的朝代。大唐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强大,使大唐有极其强大的自信和自强精神。从而没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狭隘民族主义思想,而是更加宽容,博大。天下人才也为之倾倒,皆归服大唐矣。
〖Two〗、其中军事上,就有很多个胡人番将彻底臣服于大唐。一生忠心耿耿,为大唐征战四方而从不叛变。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有在攻打薛延陀时,被俘而不愿意投降,而割左耳明志一心求死的铁勒人契苾何力。当时,很多人都对唐太宗李世民说,契苾何力肯定投降薛廷陀了。只有唐太宗李世民坚信他不会投降!并派人去谈判把契苾何力换回。李世民看人向来很准。契苾何力一生跟随李世民征战。从未背叛。死后被葬昭陵,死后也陪侍李世民。
〖Three〗、另一个陪葬昭陵,永远陪伴李世民的番将胡人是阿史那杜尔。也是一个突厥将领。一生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征服高句丽,薛延陀,吐谷浑,西突厥。最大功劳是平定龟兹。屡立战功而陪葬昭陵。
〖Four〗、唐玄宗时期,有高仙芝归顺大唐。高仙芝是高句丽人。20岁跟随父亲从军安西都护府。作战勇敢,有智有谋。很快成为安西军统帅。一生为大唐征服小勃律国,克什米尔七十二番邦。征服帕米尔高原。击败吐蕃数次进攻。率三万唐军阻击了,大食阿拉伯帝国窥视西域的野心。官至安西四镇节度使。右金吾大将军。一生从未背叛大唐。
〖Five〗、然后就是哥舒夜带刀的突厥名将——哥舒翰!哥舒翰出生于西域部落,父亲是首领。母亲是于阗国公主。归顺大唐后,作战勇敢强悍。在苦拔海与吐蕃三路大军死战,舞长枪杀敌所向无人可挡。长枪截断,凭半截枪杆连挑吐蕃数员大将。吐蕃军终崩溃。从此名振西域!唐玄宗提拔他做陇右节度使。专攻青海。哥舒翰转守为攻。连克吐蕃数城。杀得吐蕃胆寒。在哥舒翰带领下,大唐很快收复九曲。把战线推至青海湖至黄河河曲一线。威震吐蕃!哥舒翰一生忠诚于大唐。后被安禄山俘虏。
〖Six〗、还有一个契丹族人,李光弼也在大唐绽放了耀眼的光彩。李光弼是契丹小酋长之子。归顺大唐后,很快凭军功升任朔方三镇节度使。他的敌人正是北方的契丹人铁骑。后来安禄山,史思明叛乱。李光弼义无反顾带领朔方三镇精锐,成为平叛主力。入关后数次与叛军血战,与大唐名帅郭子仪,双剑合壁彻底消灭了安史之乱。终唐一朝,李光弼父子二人皆忠诚从未叛变。
〖Seven〗、正因为大唐的强大富饶,文化的璀璨,才让众多胡人番将心悦诚服归顺。并甘愿被同化汉化,把自己视为大唐一份子,为大唐开疆拓土,忠诚而无悔!我大唐威武!
〖One〗、唐朝前期国力强盛,边地民族慕风向化,纷纷表示归顺,加上唐朝推行开放、包容的政策,因此许多少数民将领为朝廷效力,也就是所谓的“蕃将”,其中契丹将领的排名如下
〖Two〗、李光弼。契丹族,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唐朝中期名将,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第四子。
〖Three〗、李光弼的父亲本是契丹某部酋长,武则天时期归唐,受封蓟郡公,李光弼后来继承了这个爵位,在整个中唐时期,李光弼和郭子仪齐名,两人并称"李郭",李光弼为唐朝立下的最大功勋就是和郭子仪一起平定了"安史之乱",并被史书赞为"战功推为中兴第一",以军功受封临淮郡王,并"赐铁券,名藏太庙,图形凌烟阁",唐代宗广德二年病逝
〖Four〗、和郭子仪并称为再造大唐的中兴名将,按军功来算,其实他超过郭子仪,被赞为“战功推为中兴第一”,可能是因为他的契丹身份,所以他的名声反不如郭子仪。晚年遭到宦官鱼朝恩、程元振的嫉妒和陷害,致使忧郁成疾病逝于徐州,唐代宗追赠李光弼为太保,谥号“武穆”(要知道岳飞的谥号也是武穆)。
〖Five〗、第二名,李楷固是唐武则天时期的将军,契丹人。他善于使用套索,善用搨索。獐鹿狐兔,飞奔的战马,飞索套取,百发百中。飞马射箭,舞枪弄棒,状如飞仙。后兵败投降武周,封为将军。
唐自开朝以来府共从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将关中分为12道,即12个行政区域;每道置一军,共12军;又设若干骠骑府、车骑府,分别隶属于12军。武德三年分别授予此12军军号:万年道参旗军、长安道鼓旗军、富平道玄戈军、酒泉道井钺军、同州道羽林军、华州道骑官军、宁州道折威军、岐州道平道军、邠州道招摇军、西麟州道苑游军、泾州道天纪军、宜州道天节军,每军设将、副将各一人,督率府兵且耕且战。
〖Two〗、贞观时依隋制,设府兵之比较高统帅部门十六卫--其中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候卫、左右领军卫、左右屯卫、左右骁卫这十二卫各领军府40至60不等,军号分别为骁骑、熊渠、豹骑、羽林、射声、次飞,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不统府兵;以及太子东宫六卫率--太子左右卫率、太子左右司御率、太子左右清道率,诸卫率各领军府3至5不等,东宫十帅府中的太子左右监门率府、太子左右内率府不统府兵。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