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文臣专权

网友投稿 豆枕百科 2024-01-24 11:05:34 -
唐朝文臣专权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唐朝文臣专权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明朝为什么会出现宦官专权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 明朝改革功臣排名
  2. 明朝为什么会出现宦官专权
  3. 明朝的军队谁来统领

[One]、明朝改革功臣排名

〖One〗、李祺,韩国公李善长之子,太祖长女临安公主驸马,死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李善长案之前。

〖Two〗、徐辉祖,魏国公徐达之子,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袭封魏国公。靖难战争时站队建文帝朱允炆,战后软禁家中,永乐五年(1407年)去世,其子徐钦袭封魏国公。

〖Three〗、常茂,开平忠武王常遇春长子,洪武三年封郑国公。洪武二十年(1387年)因辽东金山之役酿成兵变被削爵,洪武二〖Fourteen〗、年(1391年)去世。常升,常遇春次子,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封开国公,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死于蓝玉案。

[Two]、明朝为什么会出现宦官专权

〖One〗、宦官专权是明朝政治的重要特征。从永乐年间到明亡为止,明朝宦官一直扮演着重要的政治角色。其中英宗时的王振、武宗时的刘瑾及熹宗时的魏忠贤等“三宦”弄权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专横现象。而这一切都要从朱元璋说起。

〖Two〗、君臣猜忌,为宦官干政提供了条件

〖Three〗、朱元璋从一个放牛娃成为开国皇帝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朱元璋即位不久后,为了巩固皇权,不得不对那些与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痛下杀手。大肆杀戮功臣,其中“胡蓝之案”竟牵连了数万人被诛杀。其实,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是基于他猜忌臣僚的思想,唯恐官僚士大夫专擅朝政,结党乱政;唯恐大臣图谋不轨,有害于自己的统治。

〖Four〗、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的结果不仅削弱了明朝政权的根基,而且加剧了皇帝与大臣之间的猜忌。由于不相信这些官僚,就必须依靠皇帝自身所信任的人去监视这些官僚,特务机构也就应运而生。

〖Five〗、从朱元璋设置锦衣卫开始,朱棣仿效设东厂,到宪宗时又设西厂,由太监汪直提督厂事,人员、权柄超过东厂,活动范围除京师地区外遍及全国各省府州县;武宗时宦官刘瑾又设“内行厂”,其权力在东厂、西厂之上。这些厂卫不仅长期为宦官所控制,而且厂卫的职权也日益扩大,人员日益增多,监视、侦捕,施刑达于上层官僚,气氛之恐怖为历代所少见。因此,朱元璋猜忌臣僚的做法,为后来广用宦官提供了条件,且使明代宦官掌握了得以专横跋扈的工具。

〖Six〗、封蕃是周天子曾经实行的制度,后来汉初和晋初也继承过这一制度,结果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大祸。但朱元璋通过比较“周行之而久远,秦废之而速亡”得出要维持祚命的长久,莫过于分封的结论。如他所说:“……汉晋以来,莫不皆然,其间治乱不齐,特顾施为何如耳,要之为长久之计,莫过如此。”

〖Seven〗、在朱元璋死后,他的后代就同室操戈,将其生前的告诫“当各守祖宗成法,勿失亲亲之意”当成耳边风。朱棣“靖难”成功后,“士大夫多缩匿,而诸奄无所顾惜,会又多域外人,文皇既借其锋,便不能如祖训云云,势使然也。”从此,明朝宦官将得到“腾飞”的机会。

〖Eight〗、朱棣即位后,不相信大臣,大肆杀戮建文帝时的大臣,导致有能之臣甚少的局面。而与这些大臣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宦官,如郑和、王彦、马骐等人,他们与朱棣出生入死,为朱棣立下汗马功劳。因此,朱棣以宦官“忠于己”,把朱元璋定下的祖制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对宦官“多所委任”,尤其是特务机关东厂的设立,使宦官如虎天翼。于是,通过靖难之役上台的朱棣开了明代宦官专权之祸。之后这一现象愈演愈烈,宦官的权势也越来越大,到明末的魏忠贤可谓是权侵朝野,直到明朝灭亡。

〖Nine〗、朱元璋为了把权利高度集中在自己手中,扫除了一切障碍废除丞相制。

〖Ten〗、朱元璋在废除丞相后,可谓是“劳模”,据记载他平均每天要处理奏章四百多封。为此,朱元璋“昧爽临朝,日晏忘餐”,到了晚年也日勤不怠。但毕竟朱元璋这种劳模千年难遇,其实自朱棣后,明朝大多数皇帝都是昏庸无能的荒怠之主。这些皇帝越是自己不亲自处理政务,对大臣的猜忌心就越重,生怕他们有不轨的行为。在这些皇帝心中最可信的就是这些不能“黄袍加身”的宦官。因此,自朱棣开始便赋予宦官巨大的权利,这些人只对皇帝负责。

1〖One〗、朱元璋虽然是“劳模”,但面对一个国家所有的事,他还是有些吃不消,不得不设定内阁大学士为顾问团队。但此时的这些大学士只是从翰林院挑选的一些新进士,“皆无所领阁物,唯从容待顾问而已”。但到了朱棣时期就发生了变化,内阁可以参加政务,形成了内阁制。内阁的主要主责就是“票拟”。

1〖Two〗、所谓票拟,便是内阁代皇帝草拟各种文书,大多是关于六部、百司各类政务奏请文书的批答。它可以是先与皇帝共同讨论,作出决定后再草拟成文字,更多的是内阁先拟好批答文字,连同原奏请文书一起送皇帝审批。对于大臣呈上的票拟奏折,皇帝用朱笔批示,称为“批红”。然而皇帝一般都只是随便看看,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虽说是按照皇帝意思代笔,但久而久之就按照这些宦官自身的意思“批红”了。

1〖Three〗、因此,明朝宦官专政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获得了“批红”权。

1〖Four〗、纵观明朝宦官乱政的前前后后,就会发现与朱元璋的政策失误有很大关系,他错误的认为他的子孙都和他一样如此有能力。最后造成了外廷大臣权利薄弱,加上君主自身能力欠缺,宦官专政也就成为了必然。

[Three]、明朝的军队谁来统领

明代五军都督府,创设于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起初为大都督府(第一个担任大都督就是朱元璋的侄子,一代名将朱文正)。至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为由将大都督府一分为五。自此之后成为定制直到明亡,统领全国军队的比较高军事机构。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