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刑罚刺配

侠名 豆枕百科 2024-11-04 08:41:43 -
宋朝刑罚刺配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宋朝刑罚刺配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宋朝刑罚刺配以及宋朝的刑罚刺配是怎么回事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水浒中断仗刺配的意思
  2. 宋朝的刑罚刺配是怎么回事
  3. 宋代的代表性刑罚是什么

[One]、水浒中断仗刺配的意思

水浒传中断仗刺配的意思对犯了罪的人,在堂上击杖后并脸上刺下金印,一般这样的犯人都是被判充军发配,水浒传里宋江,林冲,武松等人都被判了充军发配,脸上也都刻了金印,断仗刺配是宋朝独有的一种对罪犯的刑罚,这种刑罚不仅对罪犯的身体造成伤害,对罪犯的心里也有极大的打击

[Two]、宋朝的刑罚刺配是怎么回事

〖One〗、刺配,指古代在犯人脸部刺字并发配边远地方。语出《宋史·刑法志三》:“刺配之法二百余条,其间情理轻者,亦可复古徒流移乡之法,俟其再犯,然后决刺充军。”

〖Two〗、其法可溯源到北朝的《北魏律》和《北齐律》,凡“论犯可死,原情可降”的鞭、笞各一百,并处以髡发之刑,发配边境,以为兵卒。隋唐法律确立封建五刑制度,废除了鞭、流并用的刑罚,改为流配、服役结合,凡处以流刑的,均于流放地服役一年。后唐时,对凡处以流刑的,一律附加杖刑。后晋时,又创刺面之刑,将刺面与流配结合起来,合称刺配,但是那时刺配仅为刺面与流刑两者合用。北宋时,统治者又实行折杖法,以杖刑代替原来的笞、杖、徒、流四种刑罚的执行。但同时又沿用和发展了后晋以来的刺配之刑,作为对死刑的宽宥。刺配之刑成为集刺面、杖刑、流配三种处罚于一身的重刑,仅次于死刑。宋代的刺配按罪轻重的不同而不同,分为刺配本州、邻州、500里、1000里、2000里、3000里及沙门岛等不同等级,刺面也分为“大刺”和“小刺”。凡犯重罪的,就把字刺得很大,而且根据不同的罪行,所刺的形状也不一样。如,宋朝曾规定:凡犯盗罪,刺环于耳后;处徒刑、流刑的刺方形;处杖刑的刺圆形,三犯杖刑移于面,“径不过五分”。后来又规定,“凡强盗抵死特货命之人”,在额头上要刺强盗二字,余下的字分刺两颊。所刺内容除“选配某州(府)牢城”外,也有把其犯罪事由等刺于脸上的。

〖Three〗、像是水浒传里宋江、林冲这些人都受过这个刑

[Three]、宋代的代表性刑罚是什么

〖One〗、“刺配”这种刑罚,始于五代的后晋,后晋以前的流配,限于远涉,而不刺面。到了宋代,还把刺面与脊杖、流配等刑罚施于罪犯一身,美其名曰“打金印”。刺在犯人脸上的字,有大小之别,当时负责审判的官员认为罪情严重或者性情恶者,则刺上大体字;次之,则刺上小体字。

〖Two〗、所刺之字,除了“迭配某州(府)牢城”外,有些还把犯罪情由、服役种类刺在脸上,如“配某州(府)屯驻军重役”等。南宋时规定犯强盗罪免死流配者,“额上刺强盗二字,余字分刺两脸”。

关于宋朝刑罚刺配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