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越南水稻

网友投稿 豆枕百科 2025-03-26 14:28:50 -
宋朝越南水稻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宋朝越南水稻,水稻产量发展历史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古代一亩地产多少水稻
  2. 占城稻一年能种几季
  3. 水稻产量发展历史

[One]、古代一亩地产多少水稻

稻谷每造亩产大多是在400-800斤,高产的可以超过千斤,年产大多是在800-2000斤。在古代稻谷的亩产非常低,一般不会超过200斤。

两棵稻谷之间一般地块行距30―33厘米,穴距13厘米左右,每亩1.6―1.8万穴,每穴2―3苗为宜。在高产田里,穴距可以密到8厘米左右。

[Two]、占城稻一年能种几季

占城稻一年三熟。占城稻是出产于中南半岛的高产、早熟、耐旱的稻种,北宋时引入中国,并迅速在江南地区推广。占城稻以其原产地,位于今越南中南部的占城为名。占城稻又称早禾或占禾,属于早籼稻,原产越南中南部,北宋初年首先传入中国福建地区。根据中国古书记载,占城稻有很多特点。一是“耐旱”。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

[Three]、水稻产量发展历史

〖One〗、中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在《管子》、《陆贾新语》等古籍中,均有约在公元前27世纪的神农时代播种"五谷"的记载,稻被列为五谷之一。《史记·夏本纪》关于"禹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的记载,表明公元前21世纪,中国人民就已经开始和自然作斗争,疏治"九河",利用"卑湿"地带发展水稻。

〖Two〗、距今约4200余年前,水稻栽培已从长江中下游推进到黄河中游。到了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农具和犁的应用,开始走向精耕细作,同时为发展水稻兴修了大型水利工程,如河北漳水渠(公元前445~前396年)、四川都江堰(公元前256年)、陕西郑国渠(公元前246年)等。

〖Three〗、西汉时四川首先出现了梯田。6世纪30年代,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曾专述了水、旱稻栽培技术。晋《广志》中并有在稻田发展绿肥,增加有机肥源,培肥地力的记载。反映了当时的种稻技术已有一定水平。

〖Four〗、魏晋南北朝以后,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唐宋六百多年间,江南成为全国水稻生产中心地区,太湖流域为稻米生产基地,京能军民所需大米全靠江南漕运。当时由于重视水利兴建、江湖海涂围垦造田、农具改进、土壤培肥、稻麦两熟和品种更新等,江南稻区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拼作栽培体系。水稻挽救了中华文明水稻种植,在中国作为一种大规模的农业,大约在北宋的时候兴起。

〖Five〗、自从宋朝从越南引进优质品种的占城稻之后,水稻真正担当起了承载中华文明的重任。

宋朝越南水稻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水稻产量发展历史、宋朝越南水稻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