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唐朝医馆大夫伤寒杂病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伤寒杂病论什么时候改为伤寒杂病论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1.《伤寒论》为《伤寒杂病论》,约成书于公元200-205年
2西晋太医令王叔和将原书的伤寒部分搜集总结成册,名为《伤寒论》
3唐代孙思邈撰<千金要方>时,仅少数征引了<伤寒论>的内容,而未窥全貌.
<千金翼方>收载<伤寒论>的绝大部分,亦称唐本伤寒论
4唐代王焘<外台秘要>收载<伤寒论>条文,称为唐旧本
5宋代林亿,孙奇,高保衡校正<伤寒论>,称为宋版本
7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称为"成注本"
8隋唐时<金匮玉函经>称为别本伤寒论.
1.张宝藏,字澹,唐栎阳(今陕西临潼)人,约生活于公元六世纪。唐贞观年间(627~649),宝藏年已七十,任金吾长,因治好了太宗李世民的气痢病,被授三品文官鸿胪卿,他是我国医学史上官爵比较高者。
2.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约生于隋开皇元年(公元五八一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六八二年),活了一百零二岁(有的考证活了一百四十一岁)。
3.王涛,(生卒年不详)唐朝医学家。是名医王珪的孙子。曾任给事中、邺郡太守等职。勤奋好学,博览古医书多方求教名医,尤以治疗妇科和儿科病见长。著有《外台秘要》一书,记载很多古医方和各种传染病,并特立妇科和儿科专章。
祖籍浙江钱塘,遂为东平郓州(今山东郓城县)人。钱乙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钱乙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后人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5.杨士瀛,字登父,号仁斋,南宋医学家,三山(今福建省福州市)人,出身于世医家庭,自幼习医,对《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古典医籍及历代医学名著研究颇深,在脉学、伤寒、儿科及内科杂病方面有一定成就。
6.李东垣(1180~1251)李杲,字明之,汉族,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从师于张元素,著名医学家,他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属易水派,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十分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
主要著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辩惑论》、《用药法象》、《医学发明》、《兰室秘藏》、《活发机要》等。
7.朱丹溪(1281——1358),名震亨,字彦修,义乌(今浙江义乌市)赤岸人。
他所居的赤岸村,原名蒲墟村,南朝时改名赤岸村,继而又改为丹溪村。所以人们尊称他为“丹溪先生”或“丹溪翁”。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丹溪学派,对祖国医学贡献卓著,后人将他和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一起,誉为“金元四大医家”。
8.张景岳生于嘉靖四十二年,自幼聪颖,因祖上以军功起家世袭绍兴卫指挥使,“食禄千户”,家境富裕。从小喜爱读书,广泛接触诸子**和经典著作。
唐朝医馆大夫伤寒杂病论和伤寒杂病论什么时候改为伤寒杂病论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